溶解氧测定仪采用荧光检测技术,确实具有响应速度快、精度高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,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、可靠测量的场合。
荧光法溶解氧检测基于荧光猝灭效应,具体原理如下:
荧光染料涂层:传感器探头表面涂有对氧气敏感的荧光染料(如钌类化合物)。
激发与猝灭:
当蓝光(或特定波长光)照射到荧光染料时,染料被激发并发出红光(荧光)。
环境中的氧气分子与荧光染料接触后,会抑制荧光的强度(即荧光猝灭)。
信号检测:通过检测荧光强度的变化,计算溶解氧浓度。
氧气浓度越高,荧光猝灭越明显,荧光强度越弱。
二、荧光法的优势(响应速度快的原因)
1.无需透膜扩散:
传统电化学传感器依赖透氧膜让氧气扩散到电极表面,过程较慢(通常需几十秒至几分钟)。
荧光法直接检测探头表面的氧气浓度,无需等待扩散,响应时间可缩短至秒级(通常<10秒)。
2.无消耗型测量:
电化学传感器需要消耗氧气(通过电解反应),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精度。
荧光法为非消耗型测量,探头寿命更长,维护更少。
3.抗干扰能力强:
不受电解质、流速、温度波动的影响,适合复杂水体(如污水、海水)。
对硫化氢、氨氮等干扰物质不敏感。
4.低维护成本:
无需频繁更换膜或电解液,长期使用成本低。
三、溶解氧测定仪适用场景
1.环境监测:
自然水体(河流、湖泊、海洋)的溶解氧实时监测。
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曝气控制(快速响应可优化曝气量,节能降耗)。
2.水产养殖:
鱼塘、虾池的水质监控,及时预警缺氧风险(如夜间泛塘)。
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精准增氧控制。
3.工业过程控制:
水处理工艺(如饮用水净化、工业废水处理)中的溶解氧调节。
食品饮料生产中的无菌环境监测(氧气影响微生物生长)。
4.科研实验:
实验室级别的高精度溶解氧测量(如藻类光合作用研究、微生物代谢分析)。
野外原位监测(如湖泊分层缺氧研究)。
